世界無車日 如何駕駛更有助于節(jié)能減排
發(fā)布日期:2015-09-22 09:56:43 文章來源: 中國駕駛員學習網(wǎng)
今天是世界無車日,“無車日”不是倡議大家拒絕汽車,而是想喚起民眾對環(huán)境問題的重視,選擇綠色交通出行。遠距離出行可選擇公交,近距離出行可選擇自行車或步行。但是迫于時間壓力,汽車還是首選的代步工具。那么,在必須使用汽車的情況下,如何駕駛更有助于節(jié)能減排呢?
一、養(yǎng)成良好的駕駛習慣
1、駕駛速度要平穩(wěn)
養(yǎng)成駕駛速度平穩(wěn)的習慣,保持一定的時速而不要頻繁加速,車速越是平穩(wěn),剎車加速次數(shù)越少,消耗的汽油也就越少,所以駕駛員需要做的就是提前了解路況,根據(jù)情況選擇快慢車道。
一部分駕駛員對于節(jié)油可能存在認知誤區(qū),在這里特別糾正兩點:1、低速,2、低檔。
首先來說“低速”,有些駕駛員認為,開車越慢就越省油。實際上,最省油的方法是勻速行駛。在風速低時,最省油的時速是70至90公里之間。車速低時,活塞的運動速度低,燃燒不完全。而車速高時,進氣的速度增加導致進氣阻力增加,這些都使耗油增加。
然后說說“低檔”,有些駕駛員以為,掛低擋行車更能節(jié)油減排,殊不知,較低的擋位意味著較高的發(fā)動機轉速和油耗。有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路況相同、速度均等的條件下,4、5擋的愛好者平均油耗僅為7.9升;3、4擋的愛好者油耗為9.1升,而2、3擋的粉絲們油耗會是多少呢?11.7升!驚訝吧? 因此,駕駛員應在遵守道路限速規(guī)定的情況下,使用合適的擋位,盡量保持勻速行駛,即使在車流量少的時候也一樣。
2、加速不要猛踩油門
開車時請盡量避免一腳深一腳淺,猛踩油門,做到輕踩輕抬油門。因為一次猛力加油與緩慢加油相比,要達到同樣速度,油耗會相差12毫升左右,而每公里會造成0.4克的多余二氧化碳排出。另外,急加速造成輪胎與地面的強烈摩擦所造成的噪音污染會是勻速駕駛時的7至10倍,輪胎磨損增加70倍,追尾風險增加4.3倍。而猛抬油門,會使發(fā)動機轉速突然降低,產(chǎn)生的牽阻作用會抵銷一部分行駛慣性,并使汽車產(chǎn)生“顫動”,從而使耗油量增加。
3、避免長時間怠速
車輛怠速,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環(huán)境溫度低的情況下熱車,也就是車輛啟動后,會原地怠速停留一會;另一種情況就是等紅燈,或是停車等人的時候。
大家需要明白的是,車子啟動后在原地停留超過1分鐘,會對發(fā)動機產(chǎn)生很大的損耗,不但增加了發(fā)動機故障風險,也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原地熱車還會使排氣管內的積水無法排出,對一些汽車來說會導致排氣管生銹甚至被腐蝕穿孔。因此,建議車輛啟動后其實不需要原地熱車,只要在車子剛啟動時不馬上加速,慢行幾分鐘讓引擎熱起來,再均勻加速就可以了。
另外,等紅燈或者等人時,只要超過1分鐘或是堵車怠速4分鐘以上,請馬上關掉引擎。實驗證明,發(fā)動機空轉3分鐘的油耗足夠讓汽車多行駛1公里,也就是說,重新啟動也比怠速也會比省油。為減少尾氣排放,停車即刻熄火的做法目前在歐洲已作為交通法規(guī)強制實施。
4、不要低轉速換擋
要想車輛獲得最佳的輸出動力,換擋時機需把握好,發(fā)動機、加速踏板和擋位的默契配合十分重要,而只有發(fā)動機在2000至3000轉/分鐘時,才能獲得不錯的效果。試驗發(fā)現(xiàn),當發(fā)動機在2000至3000轉/分鐘之間換擋時,扭矩比轉速不足或空轉時大1.4%,此時發(fā)動機的磨損卻能減少2.6%。
5、不要頻繁轉彎、變道
實驗證明,汽車在轉彎時比直行更費油。這是因為轉彎時阻力增加,車輛會多消耗能量。通過彎道時常要加減擋,而每次換擋也都會多耗油。頻繁變道與過彎的情況比較類似,變線需要頻繁改變速度、急加速、剎車,從而使大量的燃油在完全沒有發(fā)覺的情況下變成沒有充分燃燒的有害尾氣。因此,頻繁變道、轉彎不僅會增加油耗,還極易引發(fā)交通事故。即使時間緊迫、交通堵塞也不要盲目加塞、變道。
6、不要急剎車
每一腳急剎車的成本至少是1毛錢,這并不騙人,其中包括汽車的發(fā)動機油嘴剛剛噴出的新鮮汽油以及剎車片的損耗和輪胎損耗等。特備需要注意的是,90%以上的追尾都是由前車急剎車造成的。
剎車實質上是一種能量轉化的過程,制動意味著能量的消耗,而急剎車更是意味著以更多能量的消耗為代價。在城市道路上,時停時走的行駛狀況會特別耗油,所以在通過交叉路口、下坡時,都應提前抬起油門,使汽車自然減速達到“以滑代剎”的目的,盡量減少急剎車。
二、保持良好的車輛技術狀況
1、經(jīng)常檢查胎壓
胎壓過高或者過低的都會增加汽車的油耗,而且還會影響輪胎的使用壽命和車輛的行駛安全。經(jīng)測試,符合規(guī)定要求的胎壓,可以降低油耗3.3%;若輪胎氣壓降低30%,當汽車以4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時,轎車油耗增加5%至10%。所以,駕駛員應注意經(jīng)常檢查胎壓,做到節(jié)能減排,確保行車安全。
2、注重車輛保養(yǎng)
保持汽車車身的清潔、給車身打蠟等可以減少行駛時的空氣阻力,減少油耗。另外,定期換空氣濾清器能保持燃燒室內空氣的質量,對油耗的減少也起到一定作用。
3、及時清理車內多余物品
給汽車減負,重量也是耗油大戶。及時清理汽車內、后備箱中不必要存放的物品,減輕汽車負重能有效減少油耗。
中國駕駛員學習網(wǎng)視點:
大家都知道,同樣一輛車,由不同的駕駛員來駕駛,耗油量基本能相差8%至15%。因此,養(yǎng)成良好的駕駛習慣、保持良好的車性,更加有助于節(jié)能減排,既節(jié)約了能源,又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不過,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大家選擇步行、自行車出行或者搭載公共汽車,通過這些我們可以身力行的綠色低碳出行方式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小貼士:“世界無車日”的由來
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盁o車日”最早是由法國發(fā)起的,其宗旨是增強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了解汽車對城市環(huán)境造成的危害,鼓勵人們在市區(qū)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騎車或步行。法國35個城市的市民就在1998年9月22日自愿發(fā)起在當天棄用私家車,成為了法國第一個“市內無車日”。后來,法國首創(chuàng)的無車日在2000年2月被歐盟納入環(huán)保政策框架內,9月22日亦因而成為“歐洲無車日”、“國際無車日”, 此后,這一活動迅速擴展到全球。2001年,成都成為中國第一個、亞洲第二個舉辦無車日活動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