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荔枝真的會“醉”嗎
發(fā)布日期:2015-06-09 09:11:30 文章來源: 中國駕駛員學習網
荔枝旺季來臨了,但一則在朋友圈里瘋轉的視頻新聞,卻讓部分駕駛員吃荔枝吃的心驚膽戰(zhàn),因為這則新聞里稱,測試吃3顆荔枝后,吹酒精檢測儀會顯示酒精含量達到“涉嫌醉駕”的級別。
吃荔枝真的會“醉”嗎?
專家表示,人們吃完荔枝,馬上進行酒精含量測試,就會測出有酒精含量。這主要是因為荔枝里的高糖分結合野生酵母菌,轉化為酒精。
由于荔枝表面有肉眼看不到的裂縫,微生物野生酵母菌,會隨風和雨水,落在荔枝的果實里,利用荔枝肉里的糖分轉化成酒精,因為荔枝高糖分,所以可被用于釀酒;并且受到病原菌感染的荔枝,更加“吸引”微生物野生酵母菌,因此,荔枝越不新鮮,酒精含量越高,與啤酒類似,但酒精含量低1度多,一般有2至3度。
此外,果肉的糖分經無氧呼吸后,也會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當荔枝被從樹上摘下來后,光合作用減少,荔枝內部細胞會缺氧,會增加無氧呼吸的速度,導致其產生乙醇速度增快。
被荔枝“嫁禍”成酒駕 怎么辦
如果駕駛員擔心被荔枝“嫁禍”成酒駕,可以就之前曾吃荔枝的情況向民警解釋,間隔幾分鐘再重新測。
吹氣酒精檢測只是初檢,酒精含量在80mg/100ml以上的,必須抽血檢驗。同時,根據要求,經檢測,吹氣酒精檢測含量在20~79mg/100ml的,當事人認可后,按飲酒駕駛機動車處理,有異議的,可以要求抽血檢驗。交警部門認定酒駕最終要以抽血檢測結果作為標準。所以,吃荔枝的司機不用怕被“酒駕”,間隔1分半鐘以上或漱口后酒精檢測均為零。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喝酒后8~24小時經抽血檢驗都能檢測出來,因此如果駕駛員真喝了酒,想通過謊稱吃荔枝來掩飾,企圖蒙混過關,根本是不可能的。
小貼士:吃食物“被酒駕” 漱口可消除一定影響
實際上,導致“被酒駕”的食物,除了荔枝外,還有很多其他大家想象不到的食物,比如含糖量較高的葡萄、蘋果、香蕉、梨等,如儲存不當,也會產生酒精;蛋黃派、腐乳等食物,因為里面添加了食用酒精;果啤(配料里有啤酒花)、醉蟹(螺、蝦)、啤酒鴨等,以及料酒加得多的菜肴,在食用后也可能被測出酒駕。
吃完一些食物后之所以會測出酒駕,主要原因是食物殘渣在口腔內殘留,通過漱口的方式,則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口腔殘留食物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此外,如果這一招不行,不妨等待5-10分鐘后再次檢測,這時口腔內的酒精已經基本消除,而且血液檢測結果才是最終判定是否酒駕的標準。